成都土拍市场冷静回归:新“地王”之后的市场
发布时间:2025-06-28 16:03 浏览次数:次
在经历了备受关注的3月27日土地拍卖后,成都的土地拍卖市场随即显现出一片平淡,多个地块均以起拍价成交,未能延续“地王”所带来的热潮。3月31日,成都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拍卖了两宗国有建设用地,分别位于成华区和青白江区,这两宗地的起拍楼面地价分别为12900元/平方米及3000元/平方米,最终均以起拍价成交。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成华区宗地的周边区域,市场已经相当活跃,2024年迄今已成交多宗地块,最高楼面成交价达到了14000元/平方米,而在售楼盘的备案均价在19180到28548元/平方米之间。然而,即使这样的热度也并未在3月31日的土拍中有所体现,显得异常平静。
这与3月27日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,当天锦江区的一宗住宅用地的成交价格破纪录,起始楼面地价为20000元/平方米,而最终由建发以41200元/平方米竞得,溢价率高达106%。这一激烈的竞价过程不仅经历了213轮的争夺,更引发了的热烈讨论。
事实上,这种土拍市场的反差自新“地王”诞生的次日就已显现。3月28日的拍卖中成都再推出7宗地块,但却显得毫无惊喜,其中只有一宗靠近天府广场的市中心区域地块显示出一点竞争气息,最终溢价率仅为30%。
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璐的分析,成都土地市场的分化根源于不同区域开发成熟度的差异,部分核心区域地块稀缺性强导致溢价高,而一些外围区域的土拍起价和溢价率则相对较低,甚至核心区部分土地的成交楼面价不到外围某些地块的十分之一。
中指研究院成都分院总经理黄雪指出,自去年以来,成都核心区域的土地市场已持续走热,而外围区域却逐渐降温,开发商竞争激烈的同时,地方性企业也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。这种市场状态反映出了一种未来的投资逻辑,核心区域的优质地块依旧炙手可热,而外围市场则需要更加谨慎和冷静的判断。
总体而言,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成都的房价呈现出加剧的分化现象,某些核心区域的房价仍在上涨,而远郊区域的二手房价格则有所回落,投资者与消费者需对未来的市场走势保持警惕,审慎决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